千桦尽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章 让他来接人,公主当年欲占春,千桦尽落,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马车转弯之际,急促的铜铃声由远及近,谢淮州目光一瞟,便瞧见骑于马背之上疾驰而来的杨戬成。
遇见谢淮州的车驾,杨戬成勒马停下避让,与率护卫在前带路的裴渡拱手。
见杨戬成朝他行礼,谢淮州浅浅颔首,慢条斯理放下窗牖,将自己衣襟纽扣理好。
他拎起马车红泥小炉上的茶壶,给自己倒了杯热茶,端起茶杯,却在杯沿触及唇瓣时,放了回去,突然扬声:“裴渡。”
裴渡应声调转马头,来到马车车窗前:“大人。”
“去把杨戬成给我叫过来。”
“是。”
裴渡快马而去,不多时便带着杨戬成一同来到马车前。
杨戬成下马走至马车窗前,行礼:“谢大人。”
谢淮州低沉的嗓音从马车内传来:“是要去看崔姑娘?”
“是。”杨戬成应声。
原本知道崔四娘挨了板子他就应当去瞧瞧,可事情太多,杨戬成刚抽出空,忙赶着过来。
窗牖被推开,谢淮州那张清俊的脸出现在明暗交错的光影里,睨着杨戬成道:“你是名门之后,与崔姑娘贵贱有别,你是个聪明人,她挨那顿板子的用心你若清楚,这段日子便不该这般明目张胆与她往来。”
杨戬成闻言望着谢淮州:“谢大人与崔姑娘更是天悬地隔,谢大人不是也来看崔姑娘。”
“我若不来,你口中的崔姑娘已被翟国舅砍成两截了。”
谢淮州语声平和,却让杨戬成心惊肉跳。
“回去吧,看好了闲王。”谢淮州放下窗牖,阻隔了杨戬成的视线,“我不喜欢合作之人,出什么岔子。”
杨戬成立在如琼花飞乱的细雪之中,见载着谢淮州远去的车队,垂眸,眉头紧皱。
半晌,他终是牵着缰绳,没再往崔宅去。
临近除夕,京都的雪一直未停。
整座京都城银装素韵,长街皓色。
崔宅院内古树积絮,别样风景。
庭院之中,伤还未愈的元扶妤裹着件兔毛风氅,只露出一张脸来,歪着身子斜靠在炭炉旁,听寻竹详述今日早朝之上的事。
“工部侍郎刚提出蜀地民乱之事,便有人请奏……请原本要随郑江清将军一同出征的柳将军先去平定蜀地民乱。好在谢大人说,翟国舅在接到蜀地民乱消息后,便已经动身前往蜀地,请陛下放心,蜀地乃是翟国舅祖籍,翟国舅定会安抚好百姓。”
“后来,御史中丞陈钊年参奏,此次民乱之祸起于翟家圈地,若要翟国舅去平乱,或会以贱民造反为由杀人,致使民怨沸腾,请陛下急招翟国舅回京,派武将与黜陟大使同去蜀地,查明因由,平民乱。”
“不等御史中丞向陛下进言,当派何人为黜陟大使,谢大人便称御史中丞所虑甚是,说已派金旗十八卫柳眉、林常雪为黜陟大使,与翟国舅一同前往蜀地,这下……朝堂上便没有什么异议了,毕竟金旗十八卫的名头往哪儿一摆,谁也不敢说金旗十八卫不够格为黜陟大使,谁也不会疑金旗十八卫的品性。”
元扶妤垂眸剥着被炉火烤暖的橘子,脸侧细密的峰毛随着她呼吸摆动:“陈钊年胆子倒是不小,公然提出翟家圈地之事,甚好……”
世家原本想要他们自己人作为黜陟大使前往蜀地,没想到谢淮州先他们一步,且派出的黜陟大使还是金旗十八卫,他们自是不能有什么异议。
“等柳眉和常雪回来,整治圈地之事便可以提了。”元扶妤说着将手中剥好的橘子递给寻竹,“上次打了我的武侯队正,如今是个什么情形?”
寻竹受宠若惊双手接过橘子攥在手中,回道:“已经点拨了,说他能越级升迁,全是因王十三郎提点,这功劳不能独占,这不是马上就要除夕了,他咬牙割肉,花了大价钱投王十三郎所好,选了一张古琴,又备了好些年礼,估摸着最晚明日便会送过去。”
“嗯。”元扶妤点了点头,“让他大张旗鼓送过去,告诉他……这功劳他不能一人独占,否则以后还有哪个贵人敢提携他。”
“崔姑娘放心,他说不说都已经不要紧了,小人已派人……”寻竹说到这里话头一顿,连忙补充,“哦,还有崔姑娘府上的管事也派了人,四处宣扬王家十三郎为肃正法典,连长公主心腹都敢命武侯队正打,是个极为耿直之人,也散播了……那武侯队正升为金吾卫左街使,全是因听从王家十三郎的指教。”
“不少人听到风声去找金吾卫左街使那儿打探真假,他不敢瞒着,便如实说了。”寻竹轻笑一声,“我们安排的人,还劝他千万要去好好去王家,谢王家十三郎的提携,世家贵公子要的都是名,他得投桃报李。”
元扶妤抬眼看向寻竹:“当初长公主把你送到闲王身边,看来没错,你很尽心。”
寻竹连忙道:“奴本是残命一条,幸得长公主未杀,闲王殿下又如此信重,只要是有利于长公主和闲王殿下的事,奴肝脑涂地。”
“魏娘子带来了?”
元扶妤抖落兔毛风氅上的橘皮碎屑,伸出手,一旁锦书立时将茶盏放在元扶妤手中。
“带来了,在外候着。”寻竹回道,“听说是来姑娘这里,魏娘子没有犹豫,便随奴来了。”
闻言,元扶妤眼眸看向寻竹,似笑非笑:“你在为魏娘子说话?”
寻竹忙道:“瞒不过崔姑娘,魏娘子也是个可怜人,又是奴的同乡,所以多嘴说一句。”
“重情义是你的优点,去吧。”元扶妤垂眸喝茶,“锦书,叫魏娘子进来。”
“是。”寻竹应声,他想起闲王殿下交代的话,又道,“殿下让我给崔姑娘带了些年货来,有几坛是姑娘喜欢的贡酒,殿下说姑娘酒量不好,少酌几杯即可。”
元云岳的原话是说元扶妤的酒量和酒品都不好,让她适量少酌,可寻竹哪敢原话转告。
跨出院门之前,寻竹回头瞧了眼元扶妤。
他觉着,闲王殿下之所以对这崔姑娘与众不同,大约是崔姑娘太像长公主殿下了吧。
魏娘子随锦书一进门,便瞧见裹着兔毛风氅侧身斜躺在庭院中看信的元扶妤。
她上前立在廊下郑重同元扶妤行礼:“多谢崔姑娘救命之恩。”
魏娘子不是个蠢人,当她被闲王从大理寺要出来带回闲王府,又得知这位崔姑娘客居闲王府时,便猜到真正救她之人,是这位崔姑娘。
“起来吧。”元扶妤示意魏娘子坐,将信叠了起来放在一侧,“给魏娘子看茶。”
魏娘子在元扶妤对面坐下,关切询问:“崔姑娘身上的伤还要紧吗?”
“竟都传到你耳中了。”元扶妤倚着软枕望向魏娘子浅笑,“皮外伤,不妨事。今日将你请过来,是想问问你,对未来的打算,是与虔诚成婚?”
魏娘子唇瓣微动:“盼了几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