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经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章 汉纪四 太祖高皇帝下,超硬核解读资治通鉴,读点经典,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秋天7月,淮南王英布造反啦!这事儿还得从前面说起,淮阴侯韩信死的时候,英布心里就开始发毛了。等到彭越也被诛杀,刘邦还把彭越的肉做成肉酱,分给各个诸侯。使者到淮南的时候,英布正好在打猎呢,看到这肉酱,吓得不轻,心里一慌,就偷偷派人聚集兵力,盯着周边郡县有没有啥紧急情况,好做准备。
英布有个宠爱的姬妾生病了,去看医生。巧了,这医生家正好和中大夫贲赫对门。贲赫就送了不少厚礼,还跟着这姬妾在医生家一起喝酒。英布知道后,怀疑他俩有一腿,就想抓贲赫。贲赫呢,赶紧坐着传车跑到长安去告发,说:“英布有造反的苗头,得趁他还没正式动手就把他干掉。”刘邦看了贲赫的告发信,跟萧相国商量。萧相国说:“英布应该不至于干这事儿吧,恐怕是有人跟他有仇,故意诬陷他。要不先把贲赫关起来,再派人悄悄去调查英布。”
英布这边,一看贲赫因为犯事儿跑了还去告发,本来就怀疑他把自己的秘密说了出去。这时候汉朝的使者又来调查,好像还真查出点事儿来。英布一气之下,就把贲赫家给灭族了,然后正式发兵造反。刘邦收到英布造反的消息后,就把贲赫放了,还封他为将军。
刘邦把将领们召集起来问对策,大家都说:“发兵去打他呗,收拾这小子还不容易,他能翻出什么浪花!”汝阴侯滕公把以前楚国的令尹薛公找来问这事儿。薛公说:“英布造反,那是迟早的事儿。”滕公就奇怪了:“皇上给英布封地,封他为王,他为啥还要造反呢?”薛公说:“前两年杀了彭越,再往前还杀了韩信,这三个人功劳差不多,情况也差不多。英布肯定担心自己也遭殃,所以就反了。”
滕公把薛公的话告诉了刘邦,刘邦就召见薛公,问他:“你说英布造反不奇怪,那要是他造反,会怎么行动呢?”薛公回答说:“要是英布使出上计,那崤山以东就不归汉朝了;使出中计,谁胜谁负还不好说;要是使出下计,陛下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刘邦问:“啥是上计?”薛公说:“向东拿下吴国,向西拿下楚国,吞并齐国,占领鲁国,再发文书让燕国、赵国守住他们的地盘,这样崤山以东就不是汉朝的了。”刘邦又问:“那中计呢?”薛公说:“向东拿下吴国,向西拿下楚国,吞并韩国,占领魏国,占据敖仓的粮食,堵住成皋的关口,这时候谁胜谁负就难说了。”刘邦接着问:“下计又是啥?”薛公说:“向东拿下吴国,向西攻取下蔡,把重要物资转移到越国,自己跑到长沙,这样陛下您就可以安心睡觉,汉朝也不会有啥大事儿。”刘邦问:“你觉得英布会用哪个计策?”薛公说:“下计。”刘邦又问:“为啥他会放弃上计和中计,而用下计呢?”薛公说:“英布以前就是骊山的刑徒,好不容易当上了诸侯王,他做事都是为自己考虑,不会为以后和老百姓着想,所以我觉得他会用下计。”刘邦一听,说:“有道理!”还封了薛公一千户。同时,立皇子刘长为淮南王。
这时候,刘邦生病了,就想让太子去攻打英布。太子的门客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就对建成侯吕释之说:“太子要是带兵去,就算立了功,地位也不会再提高;要是没立功,以后可就麻烦了。您赶紧让吕后找个机会,对着皇上哭着说:‘英布可是天下有名的猛将,又擅长用兵。现在的这些将领都是皇上以前的老哥们儿,让太子去带领他们,就好比让羊去带领狼,没人会听他的。要是英布知道是太子带兵,肯定会大摇大摆地往西进攻!皇上虽然生病了,但还是得强撑着坐在辎车里,躺着指挥,这样将领们才不敢不卖力。皇上您就算辛苦点,为了老婆孩子也得振作起来!’”
于是吕释之连夜去见吕后。吕后找了个机会,按照那四个人说的,哭哭啼啼地跟刘邦说了。刘邦听了,说:“我就知道这小子不靠谱,看来还得我自己去。”就这样,刘邦亲自带兵向东出发,大臣们留守,都送到霸上。留侯张良生病了,还是强撑着起来,到曲邮去见刘邦,说:“我本来应该跟着您去的,但是病得实在厉害。楚地的人行动敏捷,希望皇上不要跟他们正面硬刚!”还建议刘邦让太子当将军,监督关中的军队。刘邦说:“子房你虽然病了,也得勉强躺着辅佐太子。”这时候,叔孙通是太子太傅,留侯张良就兼任少傅的事儿。刘邦还征调上郡、北地、陇西的车骑,巴蜀的步兵以及中尉的士兵三万人,作为皇太子的卫队,驻扎在霸上。
英布刚开始造反的时候,跟他的将领们说:“皇上年纪大了,又讨厌打仗,肯定不会亲自来。要是派将领来,我就怕韩信和彭越,现在他俩都死了,其他人都没啥好怕的。”所以就放心大胆地造反了。结果真像薛公说的那样,英布向东攻打荆国。荆王刘贾逃跑的时候死在了富陵,英布把他的军队都收编了,然后渡过淮河去攻打楚国。楚国发兵在徐县、僮县之间和英布交战。楚国把军队分成三路,想着互相救援,打个出奇制胜。有人就劝楚国的将领说:“英布擅长用兵,老百姓一直都怕他。而且兵法上说:‘诸侯在自己的地盘上打仗,容易人心涣散。’现在分成三路,他要是打败我们其中一路,其他两路肯定就跑了,怎么互相救援呢!”楚国将领没听。结果英布真的打败了其中一路,另外两路也都逃散了。于是英布就带兵往西进攻。
评论
这段历史就像一场充满算计与变故的权力游戏。英布的造反并非偶然,韩信、彭越的死就像多米诺骨牌的前两块,让英布深感兔死狐悲,为求自保走上了反叛之路。这也反映出汉初功臣们在刘邦政权下朝不保夕的处境,权力的更迭伴随着猜忌与恐惧,曾经的战友转眼间就可能成为敌人。
薛公对英布造反策略的精准分析,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洞察力。从他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战略决策不仅取决于局势,更与决策者的性格和眼界紧密相关。英布只图眼前自身利益,选择下计,注定了他的失败结局。而刘邦在面对英布造反时,虽然生病仍要亲征,一方面显示出他对局势的重视,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对将领们的不信任。毕竟汉初功臣势力复杂,他不敢轻易把兵权交给其他人。
在这场风波中,太子的谋士们为太子出谋划策,力求避免太子陷入险境,也体现出宫廷内部各方势力对权力和地位的争夺与维护。总之,这段历史生动展现了西汉初期政治局势的错综复杂,以及权力斗争中的人性百态,为我们了解古代政治生态提供了深刻的视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