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燕京议和风云
我心依然13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8章 燕京议和风云,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心依然1326,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燕京驿站的铜漏滴答作响,韩昉盯着案头积灰的议和文书,指节捏得发白。
自踏入燕京地界已过旬日,金国使团带来的三百匹战马在马厩里都掉了膘,而大宋方面始终以“皇帝龙体欠安”为由,将他们困在此处。
“大人,该用膳了。”
随从捧着食盒小心翼翼踏入房中,却被韩昉一把掀翻。
瓷碗碎裂的声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韩昉抓起狐裘大步迈出,羊皮靴踏过满地狼藉,“备马!本官今日定要讨个说法!”
官道上寒风裹挟着细雪,韩昉的坐骑踏碎冰棱疾驰。
远远望见张宪府邸朱漆大门,他猛地勒住缰绳,马嘶声中翻身落地,腰间玉佩在暮色里划出冷光。
守门士卒见状,忙不迭跑去通传。
“韩尚书,什么风把您吹到我府里来了?”张宪倚着门廊含笑相迎,玄色锦袍上金线绣的云纹随着动作轻晃。
他身后的铜炉正煨着沉香,袅袅青烟在廊下织成朦胧的纱幕。
韩昉压抑着怒气,抱拳行礼却难掩眼底锋芒:“张将军,敢问贵国陛下圣体可安?我等滞留燕京多日,不知何时能启程前往汴京?”
话音未落,他的余光瞥见廊下两名亲卫手按刀柄,心中愈发笃定这是场刻意拖延的戏码。
张宪抬手虚引,示意韩昉入内:“托大宋祖宗庇佑,陛下龙体已愈。”
他接过侍女奉上的茶盏,轻吹浮沫,“只是陛下体恤贵使鞍马劳顿,特命议和使团来燕京与诸位洽谈。”
茶汤在盏中泛起涟漪,韩昉瞳孔骤缩。
宋帝竟主动议和?这与半月前拒不接见的态度判若两人。
他死死盯着张宪嘴角的笑意,试图从那抹从容里找出破绽:“此话当真?”
“自然当真。”张宪将茶盏重重搁在檀木几上,震得杯碟轻响,“议和队伍与岳帅同行,明日便能抵达。韩尚书大可安心。”
韩昉喉头滚动,喉结上下滑动。他望着张宪身后墙上悬挂的《千里江山图》,画中山川壮丽,却无端让他想起燕京城外绵延的宋军营帐。
拱手告辞时,他的掌心已沁出薄汗,靴底碾过青砖的声音都带着几分仓皇。
翌日卯时三刻,燕京南门传来阵阵马蹄声。
韩昉登上驿站望楼,只见旌旗蔽日,岳飞的银枪在朝阳下寒光凛凛。
他眯起眼睛,看着议和队伍中那顶八抬大轿——御史中丞的仪仗,虽不合规制,却也彰显出大宋对议和的重视。
“大人,宋使已入驿站。”
随从气喘吁吁跑来禀报。韩昉整了整衣冠,快步下楼。
驿站正厅内,秦桧面色疲惫地靠在椅上,而岳飞却匆匆离去,说是要召开军事会议。
“长途跋涉,诸位辛苦了。”
韩昉望着秦桧眼下的青黑,心中竟生出几分共情。
他想象着宋使穿越千里冰霜而来,与自己这般被困燕京的焦灼相比,倒像是殊途同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