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依然13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2章 "复仇"力量及"李家军"迷途知返,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心依然1326,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同府的冬日寒风凛冽,城墙上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王贵身披厚重的玄铁铠甲,腰间悬挂着一柄长刀,刀鞘上的红缨被风吹得肆意飞舞。

他望着校场上正在进行实战演练的“复仇军”,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满是自豪。

远处,验收人员正对着手中的记录册惊叹不已,他们面前的这支“复仇军”,无论是单兵作战能力,还是团队协作配合,都远超想象。

“复仇军”的士兵来自五湖四海,成分极为复杂。

队伍中有当初被金兵俘虏的宋军士兵,他们在敌营中受尽折磨,对金兵的仇恨深入骨髓;有流离失所的流民,金兵的铁蹄踏碎了他们的家园,亲人在战火中丧生;

还有一些曾是绿林好汉,为了抵御金兵的掠夺,投身到这支队伍。

赵翊太子将他们组织起来,命名为“复仇军”,意在让他们有朝一日向金兵讨回血债。

朝堂上的那些言官,整日高谈阔论,对“复仇军”嗤之以鼻,认定这支队伍会因人员杂乱而不堪一击。

然而,他们低估了士兵们心中对金兵的熊熊怒火,更不理解“复仇”二字对这些人的意义。

当验收数据摆在言官们面前时,他们目瞪口呆,难以置信。“这‘复仇’两字的力量,当真不可小觑啊!”一位验收官员苦笑着摇头。王贵双手抱拳,郑重回应:“不错,这正是赵元帅,如今的太子殿下命名的深意。”

与此同时,在西北,西军的整顿工作虽磕磕绊绊,却也在韩世忠、吕端、张俊和刘光世等将领的大力支持下基本完成。

但仍有部分将领对朝廷指令阳奉阴违,其中以李彦仙为首的李家军最为顽固。

在李家军的营帐中,李彦仙身着褐色战袍,浓眉紧锁,手中紧握着一份军改文书,脸上满是不屑。

“哼!朝廷那些文官,只会纸上谈兵,当年胡乱指挥导致战败,如今又想对我们指手画脚。我李彦仙,绝不再听从他们的号令!”他将文书狠狠摔在桌上,震得案上的烛台摇晃不已。

就在这时,帐外传来通报:“种师道枢密使求见!”李彦仙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还是挥手示意:“请进。”

种师道身着素色披风,步伐沉稳地走进营帐。

他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营帐,最后落在李彦仙身上,微微拱手:“李将军,别来无恙。”李彦仙勉强起身回礼,语气冷淡:“种枢密使大驾光临,所为何事?该不会是来劝我配合军改的吧?”

种师道并未在意李彦仙的态度,他缓缓走到营帐中央,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一幅军事地图上,说道:“李将军,如今的大宋朝廷,已非昔日可比。

主政的是英明神武的监国太子,他爱民如子,战功赫赫,深受百姓和将士们的拥护。”李彦仙双手抱胸,冷笑一声:“太子又如何?我只知道,朝廷的文官向来打压武将,这次军改,说不定又是想剥夺我们的权益。”

种师道转过身,直视李彦仙的眼睛,神色严肃:“李将军,你错了。

太子殿下不仅不反感武将,还赏罚分明,从不乱指挥。

军改之后,军饷将由国库直接通过太子殿下设立的‘银行’发放,彻底杜绝了‘喝兵血’的现象,再也不用担心被文官弹劾。”

李彦仙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动摇,但仍强硬地说:“即便如此,我还是信不过朝廷。

大不了,我率部投效西夏,我与西夏皇族同姓同族,李乾顺定会接纳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万界魂途

超真新人

修仙:记录美好生活

浑身上下六个肝

无子男主高冷?明明很粘人

一让

重生七零:我把七个女儿宠成宝

阿狸不吃鱼

重回娘胎修个仙

玥玥章

重生80:靠赶海带娇妻奔小康

三板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