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纸墨惊雷,乾坤新定
我心依然13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8章 纸墨惊雷,乾坤新定,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心依然1326,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翊通过报纸,将自己的理念与举措传播到大宋的每一个角落,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和军队的坚定支持。看着各地参军潮的兴起,军改有条不紊地推进,赵恒心中的希望之火,如同风中残烛,摇曳欲灭。
就在赵恒陷入沉思之际,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王爷,张将军派人来了。”管家小心翼翼地走进来,低声说道。
赵恒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挣扎。片刻后,他挥了挥手,说道:“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一名身着黑衣的男子快步走进房间,单膝跪地:“王爷,张将军说一切准备就绪,只等您一声令下!”赵恒盯着男子,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赵翊在朝堂上意气风发的模样,以及百姓们对赵翊的拥护。良久,他长叹一声,摆了摆手:“回去告诉张将军,计划取消。”
黑衣男子愣了一下,抬起头,眼中满是疑惑:“王爷,这……”赵恒苦笑着摇了摇头:“大势已去,再做挣扎也是徒劳。”黑衣男子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看到赵恒的表情,最终还是闭上了嘴,行礼后退出了房间。
其实这段时间,赵恒对赵翊的看法逐渐发生了改变。他开始仔细研读赵翊通过报纸发布的每一项政策,分析朝堂的局势。
他不得不承认,赵翊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才能。
赵翊不仅凭借香皂生意积累了巨额财富,让国库充盈,还赢得了几十万军队的追随,使得朝堂平稳发展。
而这份报纸,更是让赵翊牢牢掌握了舆论的主动权,成为他手中的一把利剑。
“或许,他真的比我更适合这个位置。”赵恒心中暗自叹道。
曾经的怨恨与不甘,在现实面前逐渐消散。他想起小时候,与赵翊一同在宫中玩耍的时光,那时的他们,没有权力的纷争,没有利益的纠葛,是多么的单纯快乐。
如今,一切都已物是人非。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赵恒独自一人漫步在府邸的花园中。园中的桃花开得正艳,微风拂过,花瓣纷纷飘落,宛如一场粉色的雪。
赵恒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心中一片平静。他知道,自己该放下了。
回到书房,赵恒坐在案前,拿起毛笔,蘸了蘸墨,写下了一封书信。信中,他表达了对赵翊的敬佩之情,并承诺从此不再参与任何与朝廷对抗的活动。写完后,他将信仔细折叠好,交给了管家:“派人将这封信送给太子殿下。”
管家接过信,犹豫了一下,说道:“王爷,您真的决定了吗?”赵恒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释然的笑容:“是的,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为了大宋的未来,我应该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久后,赵翊收到了赵恒的信。他看完信后,沉默了许久,于是对窗外说,把监控赵恒的人员撤回来,既然他看开,放弃了,我也既往不咎。原来赵恒的一举一动全都在暗卫的监控下,赵恒不知道就因为他放弃,才研究他自己否则他很快会身败名裂。
随后,他提笔给赵恒回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对赵恒的理解,并希望他能为大宋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那以后,赵恒彻底放弃了对抗。他开始利用自己的人脉和影响力,为朝廷的各项政策奔走宣传。
在他的努力下,一些原本对朝廷政策持观望态度的人,也逐渐转变了态度,积极支持朝廷的工作。
而赵翊的报纸,继续在大宋的土地上广泛传播,成为百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在报纸的推动下,大宋的很多地方的军改顺利完成,可是有些地方的的权贵却仍然不甘心仍然想搏一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