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朝议风云
我心依然13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9章 朝议风云,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心依然1326,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西夏使者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回应道:“李大人,不知找在下有何贵干?”
“嘿嘿,使者大人,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李邦彦收起笑容,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这次的事情,你也看到了。
赵翊那小子,野心勃勃,他是不会轻易放过西夏的。我劝使者大人,还是多拿出些诚意来,否则,这议和之事,怕是难成啊。”
西夏使者心中一紧,他知道李邦彦接下来要说什么。果然,李邦彦接着说道:“依我看,使者大人至少要出1000万贯,否则,我也无能为力了。”
西夏使者心中暗自叫苦,1000万贯,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但他又不敢违抗西夏皇帝的命令,只能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李大人,1000万贯,这实在是太多了。我西夏国力有限,实在是拿不出这么多啊。”西夏使者皱着眉头,苦苦哀求道。
李邦彦看着西夏使者的表演,心中暗自冷笑。他知道,西夏皇帝怕赵翊攻打兴庆府,早就给他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议和。所以,这1000万贯,西夏使者肯定会答应的。
“使者大人,您就别再装了。”李邦彦淡淡地说道,“我知道,西夏皇帝给您的命令是无论如何都要停战议和。
1000万贯,已经是我能帮您争取到的最低数额了。您要是再不答应,等赵翊率领宋军打到兴庆府,到时候,可就不是1000万贯的事情了。”
西夏使者心中一惊,他没想到李邦彦竟然如此了解内情。犹豫了片刻,他终于咬了咬牙,说道:“好吧,李大人,我答应您。不过,还请李大人在朝堂上多多美言几句。”
李邦彦心中暗自得意,脸上却不动声色:“使者大人放心,只要您配合,我自然会帮您的。”
就这样,李邦彦和西夏使者达成了协议。随后,他们便开始了游说历程,试图说服更多的朝臣同意这个议和方案。
在他们看来,第二天的朝议,应该会顺利通过这个方案。
第二天,朝议如期举行。李邦彦率先站了出来,将他和西夏使者商议好的方案说了出来。一开始,大部分朝臣确实有松动的样子,他们被李邦彦的言辞所打动,认为1000万贯虽然不少,但能够换来和平,也算是值得了。就连徽宗,也微微点头,似乎也倾向于这个方案。
然而,就在这时,宗泽站了出来。他手中拿着赵翊的来信,大声说道:“皇上,臣有话要说。赵元帅来信说,他的底线是西夏要赔偿2000万贯,割让夏州和银州,否则,他就会直接带几十万的宋军去兴庆府自己去要。因为他的部下在收复延安府时,损失惨重,他需要抚慰他们。”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纷纷议论起来,脸上露出震惊和恐惧的神色。他们这才想起赵翊的可怕,这位被他们称为“活阎王”的元帅,可是说得出做得到的。
一时间,他们忘记了这些功绩都是赵翊打下来的,心中只剩下对他的恐惧。
徽宗也想起了赵翊信上说的那些丰功伟绩,他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开始动摇起来。
“宗枢密使说的对。”徽宗沉默了片刻,终于说道,“西夏此次犯我大宋,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
听到徽宗的话,大部分朝臣都沉默了。他们心中矛盾极了,一方面,他们害怕赵翊的权力过大,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承认,赵翊的要求是合理的。如果不答应赵翊的要求,一旦他真的率领宋军攻打兴庆府,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西夏使者听到这个消息,脸色变得惨白。
他知道,自己这次怕是要空手而归了。但他又不敢违抗命令,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可怕的底线。
最终,朝臣们只能同意这个决议,并让赵翊尽快班师回朝。
本以为徽宗会因为赵翊权力过大而不开心,可没想到徽宗却高兴地说:“对,让他尽快回来。”
朝臣们对此感到十分不解,他们不知道徽宗为什么会这么说。其实,徽宗心中另有打算。他的嫡孙即将出生,向后早就暗暗派去御医去照顾宗晴琳了,也得知她将很快临盆。徽宗迫不及待地想让赵翊回来,亲眼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而朝臣们却以为徽宗是担心赵翊的权力,他们的想法和徽宗截然不同,却又浑然不知。
这场朝议,在一番激烈的争论后,终于落下了帷幕。
然而,朝堂的风云变幻,才刚刚开始。赵翊的归来,又会给这看似平静的朝堂,带来怎样的波澜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