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谋局与变数
我心依然1326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6章 谋局与变数,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我心依然1326,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宋边陲,营帐之中烛火摇曳,映照着赵翊冷峻而坚毅的面庞。
他与麾下一众将领、谋士围坐于桌前,桌上摊开的地图,标记着大宋与西夏的疆土,山川河流、关隘城池,尽在其上。这些时日,他们日夜谋划,为的便是一雪前耻,让西夏为其肆意侵扰大宋边境的行径付出惨痛代价。
“诸位,此次我等务必让西夏知晓我大宋的威严不可侵犯。”赵翊目光如炬,扫视着众人,“割让多地,赔付巨款,只有如此,方能限制其发展,使其在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内,都难以再对我大宋构成威胁。
”将领们纷纷点头,眼中透着坚定与决心。谋士们则捻须沉思,思索着计划的每一个细节,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西夏使者的身影。
营帐中的气氛愈发凝重,众人的心中渐渐涌起不安。“莫不是西夏打算顽抗到底?”一位将领忍不住开口,语气中满是愤怒与疑惑。赵翊眉头紧锁,心中亦是疑虑重重。他深知,西夏若真要顽抗,这战事必将继续,大宋百姓又将深陷战火,流离失所。
就在众人焦急万分之时,暗探从西夏都城安庆府快马赶回,带来了一则惊人的消息:西夏已派使者携带巨款前往东京,试图说服部分朝臣,为他们减少损失。
赵翊听闻,心中一沉,他明白,自己精心谋划的计划恐怕要落空了。
那些朝堂之上的朝臣,不乏被利益蒙蔽双眼之辈,西夏使者带着巨款前去,难免会有人为其说项。
赵翊当机立断,立刻命人取来纸笔,他要写三封信,为自己的计划做最后的努力。
第一封信,是写给他那昏庸的父皇宋徽宗。他深知,要想让计划顺利实施,必须得到皇帝的支持。
在信中,他从徽宗丰功伟绩的出发点娓娓道来,言辞恳切地阐述西夏趁火打劫的恶劣行径,务必要给予严惩。“父皇,自大宋建国以来,多年未曾有皇帝能让敌国割地赔款。
此次若能成功,必能扬我大宋国威,让四方蛮夷皆闻风丧胆也是您的丰功伟绩的证明。”他写道,“西夏狼子野心,若不加以严惩,日后必将再次犯我边境,百姓又将生灵涂炭。”
写罢,他又迅速提起笔,开始撰写另外两封信。这两封信内容相同,皆是写给朝中宗泽和李纲。
他在信中言辞激昂地恳请他们联合各朝臣,务必让西夏多割地、多赔款。“银州和夏州,乃是我大宋与西夏边境的战略要地。”他详细阐述着两州的重要性,“银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乃是我大宋北方的门户。
若能夺回银州,我大宋便能在边境上建立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抵御西夏的再次入侵。而夏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乃是西夏的粮仓之一。
若割让夏州,西夏的经济必将遭受重创,其军队的补给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他深知,若实在无法达成多割地多赔款的目标,那便要坚守底线:割让已占领的银州和夏州,把这段时间被西夏抢走的百姓还回来,再赔付2000万贯战争赔款。
“这两州对于我大宋和西夏而言,皆至关重要。”他在信中着重强调,“大宋若失去这两州,边境将无险可守,百姓将时刻面临战火的威胁;而西夏若失去这两州,其国力必将大损,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
同时,他还在信中叮嘱两位大臣,要让银州和夏州的守将做好防御准备,以防西夏可能的反攻。
“西夏人狡诈多端,此番若不能如他们所愿,必定心怀怨恨,极有可能派兵反攻。”他写道,“务必让将士们提高警惕,加固城防,储备粮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