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一群虫豸
不吃鱼虾的猫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3章 一群虫豸,浇花维护日常梅看见笔趣阁,不吃鱼虾的猫咪,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世家豪阀流传的诗书传家变成了书武传家。
张杰听说这一届的探花就是一个武功高手,擅使飞刀。
张杰继续拿出辽东镇总兵李继业的资料。
这个家伙既没有杀良冒功,也没有与女真部落搞茶马互市,
他只是“稍稍”倒卖了一点辽东特产。
比如什么长白山老山参、高丽参等珍贵药材;大连海参、鲍鱼等名贵海产;
貂皮、虎皮、狐皮、海獭皮和猞猁皮等稀有动物毛皮。
这些东西的消费者并不局限于皇室和勋贵,
还包括京官、华北、江南等地的官员、
名士、富商、贵妇、名妓、豪奴等。
“李继业这家伙的生意做得很大嘛!”
张杰不由于心中感叹李继业不管打仗水平如何,至少是一个做生意的好手。
然后,继续看下去的张杰发现这李总兵,
不仅是一个生意好手,还是一个离岸平衡高手。
这个家伙在辽东总是支持女真部落中的老二打老大,他则稳坐钓鱼台。
大英正统在大明?德法有话要说…
其中还记载有他醉酒后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
这女真匪徒不能不剿,但也不能全剿!
“出现了,边军的传统“美德”——养寇自重!”
张杰对此毫不意外。
养寇自重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边军维持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
京城里的老爷们,你们也不想那一天蛮夷就入关了吧?
辽东总兵档案最后记载的则是李继业选取女真人中出众的年轻人收为“义子”。
将他们带在身边,教他们习武射箭,军伍行旅之事。
“家丁!”
张杰于心中暗道。
家丁制度实在是大明军队体系中不可不尝的特色。
在这数十年来,大明官僚体系日渐臃肿。
朝廷发出的军饷还未运出京城就被各层达官显贵上下其手,漂没大半。
由于军饷被克扣,普通士兵的生活待遇和训练条件急剧恶化,战斗力大幅下降。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将领们开始在正规军队之外,
私自组建自己的亲信部队,即家丁。
“只是义子?难道这李继业就是李成梁的长辈?”
张杰心有疑问。
提到义子,就不得不提义子界的传奇。
除了三国演义中“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方天画戟,专捅义父”,
“包头”丁原,戟杀董卓的三姓家奴吕布吕奉先外。
还有一位更是在历史上重量级的人物
——满清创始人,野猪皮,努尔哈赤了。
他就是辽东总兵李成梁的义子之一。还曾经就任过大明朝的龙虎将军。
“算了,现在李成梁应该都还没出生,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张杰微微摇了一下头,把关于努尔哈赤的事情甩出脑海。
等到万历小皇帝上位的时候,他最起码也是一个传说天人。
区区满清而已,还能逆天不成?
张杰继续把剩下的几大总兵的档案看完,
发现这些家伙不是吃空饷,喝兵血,就是直接发展副业搞创收。
连当今皇帝的兵法老师之一,号称为官清廉,
在朝廷中名声极好的甘肃镇总兵徐道成;
也有放任家人亲眷在家乡大肆兼并土地的把柄记载在这份档案中。
三十到四十万亩田地?
徐阶徐阁老这是没有入阁,反而去带兵了?
看完档案的张杰不由感慨这些总兵们都是一些“人才”。
按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大明律,一个个不是剥皮实草,就是千刀万剐。
其中严重的几个,就是九族消消乐也不能赎他们的罪。
大明有这些“忠心耿耿”,不断挖墙脚的臣子们还没有轰然倒塌。
除了还有一部分如六五神侯诸葛正我等用心竭力的真正忠臣外,
只能算它拥有的体量巨大了。
可惜大明已经积重难返,不是一个诸葛正我可以挽救得了的。
他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一个在一栋破房子外缝缝补补的裱糊匠而已。
让诸葛亮来还差不多。
“和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搞好大明呢?”
“小皇帝无能,看来我必须出山!”
张杰看着手中档案,目光变得深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