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仙与凡(3)【超大杯】
打个长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4章 仙与凡(3)【超大杯】,仙子,你怎么有条蛇尾巴,打个长工,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好了,再不让他们听到,有的人就该着急了。”楚南华微笑道。
贺楠这时猛地反应过来,她以手扶耳机,侧头低声地呼叫:
“喂,喂喂,能听到吗?”
“额,他们听不到,你们的耳机刚刚都被我破坏了。”楚南华解释,“这也不能怪我,你们一直在用摄像头分析我的面部表情,虽然很高级,但看起来真的很变态。”
“那怎么办?我们换个房间?”贺楠尴尬地说,“虽然我准备了稿件,但为了我们更细致地沟通,我的后备团队应该参与进来。”她顿了顿,“这个您介意吗?楚先生。至少能让他们听见我们的交流。”
她瞟了一眼身边睡着的年轻人们。
“也让他们好好休息。”她在心里说。
“不介意啊不介意,不过不用这么麻烦。”楚南华笑道。
随着楚南华话音落下,他面前的墙壁立刻产生了变化。
整面墙壁就像是活了过来,它如同某种无脊椎动物,开始吐出一层层玻璃。
“哐当——!”
“哐当——!”
第一层是单向镜,往后就是钢化防弹玻璃,它们一层又一层,厚度达到三十五厘米。
两个房间瞬间被打通了,温馨的聊天小屋以及巨大的科技化观察室。
暖色光和冷色光通过这条长方形豁口通道交织起来。
楚南华早就感知到,那面镜子却如同一块巨大的的“窗口”。
镜面之后,并非墙壁,而是一个庞大、明亮、充满科技感的巨大空间——科学观察大厅。
科学观察大厅内,冷白色的无影灯将大厅照得如同白昼。
布局是阶梯式环形结构,其中一面是巨大的、由无数块屏幕组成的监控墙,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光谱显示着“静默之厅”内的实时画面。
但现在都无一例外黑屏了。
几十名穿着白大褂和各色制服的技术人员坐在环形控制台前,神情紧张。
他们是军方、宇宙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物理学家、安全顾问等核心人员。
面对这般突发的情况,所有人都表现出了极度的震惊。
他们瞪眼、捂嘴,惊讶地通过窗口看向小屋。
贺楠放在膝上的手指几不可察地蜷缩了一下。
最先从震惊中回神的是周正明总指挥。
他嘴角不受控制地抽动了一下,瞬间暴露了内心的惊涛骇浪,但多年养成的沉稳让他迅速压下失态,脸上重新堆起一个尽力显得和煦的笑容。
他向前一步,让自己完全暴露在通道口,声音清晰而庄重地传向小屋:
“楚先生,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人类文明,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您的到来,对我们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张振国将军的反应同样激烈,他脸色铁青,额角青筋暴跳,猛地转身,用极低却如刀锋般凌厉的声音呵斥身后几名下意识抬枪指向通道的士兵:
“放下! 立刻!全部给我放下!谁给你们的命令?!”
他紧握的拳头指节发白,指甲几乎嵌进掌心,用身体语言和喷火的目光强行压制士兵们源于本能的恐惧。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任何一丝敌意在这种存在面前,都无异于自取灭亡,更是愚蠢至极的挑衅。
即使做过最坏的推演,对方展现的“能量”层级依旧远超想象!
“周总指挥,你好啊。” 楚南华放下茶杯,随意地点点头,语气轻松得像在跟邻居打招呼,“不小心弄坏了你们的电子玩具,不会要我赔吧?”
周正明喉结滚动了一下,努力维持着声音的平稳,但一丝干涩仍泄露了内心的波澜:“楚先生手段……神乎其技,令人叹为观止。设备故障确实令人遗憾,但能像这样无障碍地直接交流,无疑更为理想。”
“接下来咱们精诚合作嘛~” 楚南华笑眯眯地回应。
“合作?” 周正明谨慎地笑了笑,带着自知之明的谦逊,“人类的力量在您和元泱界面前,恐怕如同尘埃般微不足道。我们实在想不出,有什么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很简单,” 楚南华伸出手指,仿佛在勾勒蓝图,“把你们的工业体系,用来为元泱界配套。作为回报,元泱界能带你们见识和参与的,可就太多太多了。这不需要我解释,你们应该明白。”
这时,一位头发花白的材料学老院士不知从哪里鼓起了巨大的勇气,颤巍巍地站了起来。
声音带着质疑和求知欲:“请恕我直言,楚先生!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元泱界拥有空间跃迁、维度操控的能力,对众多宇宙文明具有领导力……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为何还需要我们这相对‘原始’的工业体系?”
楚南华微微颔首,语气变得平缓而深邃:
“这个问题触及了文明发展的核心。文明的出现和路径,深受其诞生之初的物质基础、能量环境及宇宙位置的制约。这些初始条件,如同塑造河流走向的山脉,直接决定了它未来的形态和选择。”
他话音刚落,科学大厅中,一位气质儒雅、两鬓斑白的中年学者立刻以清晰温和的嗓音向周围同僚解释道:
“这是真的。地球历史上就有绝佳例证,比如美洲的玛雅文明,他们在天文历法上成就斐然,拥有精确的太阳历、神圣历;数学上率先使用了‘零’的概念和二十进制;建筑上,如卡霍基亚的‘僧侣丘’,其基底是偏差小于1度的精确正方形,几何精度令人惊叹。”
他摊了摊手,语气带着一丝惋惜:“然而,关键的限制来了——整个美洲大陆极度缺乏易于开采和冶炼的铁矿资源! 这个致命的物质条件限制,使得他们空有高度发达的天文、数学和建筑知识,却始终无法突破‘石器时代’的桎梏,最终被拥有铁器的文明所超越。”
“这就是物质基础决定文明形态的铁律。”
老院士紧锁的眉头略微舒展,缓缓点头,目光中多了几分理解:
“……我大致明白了这个原则的普适性。请您继续,楚先生。”
楚南华悠闲地翘起二郎腿:
“宇宙的法则同样如此,甚至更加复杂。宇宙并非均质的,它是各种极端物理条件的混合体。”
“不同星域、甚至相邻星系之间,其时空结构、基本物理常数乃至能量形态都可能存在显着差异。”
“比如,” 一位女天体物理学家忍不住插话,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黑洞视界附近的时空扭曲与量子尺度的微观世界规则截然不同?这算是差异吗?”
“没错。” 楚南华赞许地点头,“而且差异的范围比这还要广泛得多。可以说,不同文明几乎都是在各自独特的宇宙‘物理规则子集’ 下诞生和发展的。”
他加重了语气:“因此,即使科技水平看似接近的‘同层级’文明之间,也注定了存在巨大的理解鸿沟。因为它们的底层物理环境不同,可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形式不同,导致其科技树、社会形态乃至思维方式都根植于完全不同的土壤。”
“一个文明无法通过内省来真正理解另一个文明的根本动机和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你们会困惑于元泱界为何在‘工业’的某些方面显得‘落后’——这是我们的‘地基’和‘建材’与你们完全不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