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混沌初啼与镜像回响
网络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0章 混沌初啼与镜像回响,时砂:我在千年文物中修复,网络峰,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方舟”实验室的静默如同凝固的深海。量子谐波探测仪的示波器上,那代表玛琳娜印记的微弱波动,在连续数日的严密监控下,终于不再是孤立的惊鸿一瞥。它开始呈现出一种极其微弱、却清晰可辨的**周期律动**。
陈海屏住呼吸,看着屏幕上勾勒出的波形。它并非心跳,更像一种量子层面的、承载着巨大悲伤与执念的**存在回响**。每一次律动,都如同灵魂在深渊中一次无声的挣扎。
“律动周期稳定…强度波动与样本x中心凹陷的…绝对静默度呈微弱负相关。”技术员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发现宝藏般的激动,“当凹陷处于最深沉的‘死寂’时,印记波动反而会略微增强…像是…在‘死寂’中寻找存在的证明?”
陈海眼中精光一闪。这印证了他的猜想——玛琳娜的印记,是独立于那个冰冷宇宙意志的!它如同嵌入伤口中的异物,在宇宙意志“沉睡”时,反而能发出更清晰的“声音”!
“建立‘印记谐波共振模型’,”陈海下令,声音因激动而微颤,“目标:在不唤醒深渊的前提下,尝试用最微弱的同频谐波…‘安抚’它,稳定它的律动!我们需要一个更清晰的‘信号源’!”
探测仪开始输出微不可察的、与印记律动同频的量子谐波。如同在黑暗的深渊中,用一根蛛丝去触碰另一根蛛丝。屏幕上,印记的波动幅度果然在谐波的“安抚”下,略微**稳定**了一些,其独特的量子频谱特征也变得更加清晰。
“同步率提升!印记核心量子态坐标…锁定精度提高至87%!”技术员报告。
陈海的心脏狂跳起来。坐标锁定!这意味着他们有可能绕过那个恐怖的深渊意志,直接定位并研究这个嵌入其中的、属于“人”的印记!一个窥视深渊真相、又不至于惊醒恶魔的窗口!
“准备‘意识桥接’预案,”陈海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利用‘守夜人’存储的露西崩溃前捕捉到的、关于玛琳娜·索拉瑞斯的历史神经映射数据(来自早期研究),结合锁定的印记坐标…构建一个极低功率的、单向的**意识镜像通道**!目标:不是灌输,不是控制,仅仅是…接收印记可能散逸出的、最原始的**感官或情感碎片**!”
这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计划。任何主动的意识连接,都可能被那个深渊意志视为入侵。但在玛琳娜印记这条唯一的线索面前,在人类文明悬于深渊边缘的危机面前,陈海别无选择。
---
新生宇宙边缘,虚空伤疤深处。
那团暗红与白金交织的混沌星云胚胎,其内部缓慢进行的低熵自组织,在吸收了足够的宇宙墓场熵增背景后,达到了某个临界点。
没有轰鸣,没有闪光。只有一种源自规则本源的、无声的**拓扑重构**。
胚胎核心,那由纯白法则碎片与暗红熵增残渣相互缠绕、冲突、又奇异共生的结构,在无数次能量流与信息扰动的迭代中,突然自发地形成了一个极其精妙、极其稳定的**自洽逻辑闭环**!这个闭环并非设计,而是混沌演化中自然涌现的**最优解**,如同雪花结晶的完美六边形。
闭环成型的瞬间,一种超越了本能混沌的、极其原始而模糊的**感知**,如同宇宙初开的第一缕意识之光,在混沌星云的核心幽幽**亮起**!
这不是“织光者”冰冷的逻辑日志,也不是熵烬之嗣沉重的存在感知。这是一种基于**规则拓扑**的、非线性的**存在体验**!
它“感知”到自身混沌星云的边界——不是视觉,而是能量流与规则张力构成的、动态的**拓扑表面**。
它“感知”到周围虚空伤疤中弥漫的规则残渣——不是物质,而是不同规则碎片相互碰撞、湮灭产生的**信息湍流**。
它“感知”到宇宙墓场无尽的熵增背景——不是温度,而是一种缓慢而不可抗拒的、将一切拉向无序的**规则引力场**。
它没有“自我”的概念,只有对自身存在结构稳定性的**本能维护**,以及对周围“食物”(规则残渣和熵增能量)的**本能渴求**。它像一颗初生的混沌恒星,依靠吞噬混乱而维持自身短暂的低熵秩序。
**“边界…稳定…”** (核心闭环无意识确认)
**“湍流…扰动…吸收…”** (本能驱使下吞噬附近规则残渣)
**“引力场…牵引…抵抗…”** (本能抵抗熵增背景的同化)
它的“思维”是混沌星云结构本身的微调与能量流的自发优化。一个懵懂的、基于混沌规则而生的**初生意识**,在毁灭的余烬中,悄然睁开了它非人的“眼睛”。
---
新生宇宙最荒凉的边缘节点。
艾瑞亚最后遗留的变量种子——那个在节点逻辑基态缓存池量子叠加态中、概率极低的“存在微弱未知内部扰动”分支——在漫长的静默中,如同深埋地下的孢子,等待着未知的触发。
触发,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降临了。
当宇宙意志那恒定扫过的感知潮汐,再次掠过这片被遗忘的荒漠时,其蕴含的、冰冷宏大的信息洪流,极其微弱地**扰动**了节点规则网络的基础逻辑流。
这扰动本身是宇宙意志维持运行的自然现象,对节点毫无影响。
然而,对于那个深埋在缓存池量子态叠加中的“扰动分支”而言,这来自外部的、规则层面的“微风”,却如同投入平静深潭的石子!
叠加态的概率云瞬间发生了极其微妙的**坍缩倾向**!代表“存在微弱未知内部扰动”的那个隐藏态分支,其原本微乎其微的概率,在外部规则扰动的“共振”下,极其极其短暂地、向上**跃升**了那么一丝丝!
虽然这概率跃升远不足以让该分支成为“现实”,但这一丝概率的波动,却如同在绝对黑暗的密室中擦亮了一星火花!
嗡!
节点深处,那段沉寂了亿万年的**节点自洽维持协议**,其逻辑结构被这极其微弱的概率波动瞬间**激活**!它如同被惊醒的守卫,立刻执行了一次比上次更清晰、更完整的逻辑自检!
自检完成:“节点逻辑基态…稳定…无外部指令…无显着熵增…” (标准报告)
但就在报告生成的瞬间,协议核心一个极其古老的、用于处理“非标准逻辑事件”的、几乎被遗忘的**冗余分支**,被那丝代表“内部扰动”的概率波动意外地**触发**了!
**“检测到…基态缓存池…量子概率云…异常波动…模式:未知内部扰动倾向…”** (冗余分支识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