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丈八蛇矛与绣花针:张飞的粗与细
111永恒的不死鸟1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6章 丈八蛇矛与绣花针:张飞的粗与细,嘻哈史诗看古今,111永恒的不死鸟1,新笔趣阁),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忽然想起母亲的话,鼻子一酸,差点哭出来。夏侯涓却掏出把小梳子,给他梳乱成草窝的头发:“听说你跟诸葛亮打赌,说三天造十万支箭?”
“嗯,”他摸着披风上的火,“那书生小看我,说我只会耍矛。”
“行啊你,”她用梳子敲他脑袋,“今晚别睡了,跟我学编草人——十万支箭,咱用草人骗曹操去!”
后来诸葛亮在赤壁借箭,张飞蹲在船上扎草人,夏侯涓在旁边教他:“草要分长短,跟你胡子似的,错落着扎才像人。”他学得笨手笨脚,扎出来的草人歪瓜裂枣,却把曹操的箭骗了个精光。
“媳妇,”他擦着汗笑,“还是你厉害!”
夏侯涓白他一眼:“跟你学的,耍心眼子。”
建安二十四年,张飞守阆中。夏侯涓在府里开了个绣坊,教军嫂们绣战旗。有次他打了胜仗回来,看见院墙上挂满了绣好的旗,上面绣着他的蛇矛、关羽的偃月刀、诸葛亮的羽扇,花花绿绿的像片战场。
“媳妇,”他抱起她转圈,“你咋把战场绣墙上了?”
她拍着他的背笑:“让孩子们看看,他们爹们不是只会杀人,还会护着这城,护着他们。”
后来他要伐吴,夏侯涓连夜给他缝铠甲,针脚密得像城墙砖。“别老冲在前头,”她把铠甲递给他,“你看你这铠甲,补了多少回了。”
他摸着铠甲上的补丁,都是夏侯涓用不同颜色的布补的,有的像桃花,有的像蛇矛。“知道了,”他亲了亲她的额头,“等报了仇,回来跟你学绣花。”
可他没回来。范疆、张达提着他的首级去降东吴时,夏侯涓正在绣坊教孩子认针脚。听说消息,她没哭,只是把绣了一半的蛇矛图撕了,拿起张飞的丈八蛇矛——那矛她常擦,比镜子还亮。
“把将军的头取回来。”她对亲兵说,声音跟矛尖一样冷。
后来她带着人追到江边,只找回了张飞的头巾。她把头巾埋在阆中城外的桃树下,每年春天都去看,直到蜀国灭亡,她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还在桃树下教孩子们编草人,说:“看,这是你张爷爷当年骗曹操箭的草人,粗人也有细心思。”
如今去阆中,能看见张飞庙前种着片桃林。春天花开时,总有老太太坐在树下绣花,绣的不是凤凰牡丹,而是歪歪扭扭的蛇矛和烈火。孩子们围着她听故事,说张将军当年抢亲时,把绣花鞋扔了,却偷偷藏了三十年,直到死,怀里还揣着那只补了又补的布鞋。
而桃林深处,常有风吹过桃树的声音,像是有人在粗声粗气地喊:“媳妇,快来帮我看看,这针脚咋又歪了?”接着是女子的笑声,带着绣花针穿过布帛的“嗤啦”响,混在桃花香里,飘了千百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